聯係H动漫

 貴州H动漫科技有限公司

 地址:貴州遵義市香港路港灣麗都A1-1401

 郵編:563000

 聯係人:冉經理(13639247052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徐經理(18108522250)

相關標準下載
山泉水飲用標準

 飲用天然泉水

範圍

本標準規定了飲用天然泉水的術語和定義、要求、試驗方法、檢驗規則、標誌、包裝、運輸、貯存。

本標準適用於預包裝飲用天然泉水。

2         規範性引用文件

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(不包括勘誤的內容)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準;然而,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準。

GB 191   包裝儲運圖示標誌

GB/T 4789.21   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  冷凍飲品、飲料檢驗

GB 5749   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

GB/T 5750   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

GB 7718  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

GB 8537   飲用天然礦泉水

GB/T 8538   飲用天然礦泉水檢驗方法

GB/T 10790   軟飲料的檢驗規則、標誌、包裝、運輸、貯存

GB 19304   定型包裝飲用水企業生產衛生規範

GB 17323-1998   瓶裝飲用純淨水

JJF 1070   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檢驗規則

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75號令   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

3         術語和定義

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準。

3.1 

飲用天然泉水

從地下深處自然湧出或經鑽井采集,在一定區域采取預防措施避免汙染,在通常情況下,其動態(流量、水質、水溫、水位)相對穩定,經過濾、滅菌等工藝處理製成,不添加任何物質,密封於容器中可直接飲用的水

要求

4.1  原料要求

4.1.1  原料用水:應符合GB 5749的規定。

4.1.2  水源衛生防護:按GB 8537 規定執行。

4.2  感官要求

應符合表1的規定。

1

項  目

  

色度/         

  10,並不得呈現其他異色

渾濁度/NTU     

  3

臭和味

  不得有異臭異味

肉眼可見物

  不得檢出

4.3   理化指標

4.3.1 界限指標

     應有一項(或一項以上)指標符合表2的規定。

2

項  目

指  標

/mg/L

0.10 5.0

/mg/L

0.10 5.0

/mg/L

0.10 1.0

碘化物/mg/L

0.10 0.50

偏矽酸/mg/L

7.0

/mg/L

0.005 0.01

溶解性總固體/mg/L

50 1000

電導率[25±1)℃]/(μS/cm

15

4.3.2 常規理化指標

應符合表3的規定。

3

項  目

   

pH

 6.58.5

亞硝酸鹽/mg/L

0.005

耗氧量(以O 2計)/mg/L

2.0

/mg/L

 0.01

總砷/mg/L

  0.01

/mg/L

1.0

/mg/L

  0.005

餘氯/mg/L

0.05

揮發性酚(以苯酚計)/mg/L

0.002

三氯甲烷/mg/L

0.02

總α放射性/(Bq/L)

0.10

總β放射性/(Bq/L)

1.0

4.4  微生物指標

應符合表4的規定。

4

項  目

  

菌落總數/ (cfu/mL)

50

大腸菌群/ (MPN/100 mL)

3

黴菌/ (cfu/mL)

10

酵母菌/ (cfu/mL)

10

致病菌(沙門氏菌、誌賀氏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)

不得檢出

4.5  淨含量

   預包裝產品的淨含量,應符合國家《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》。

4.6  其它要求

4.6.1  應在保證水源衛生安全的條件下進行開采、加工與灌裝。允許曝氣、傾析、過濾。

4.6.2  禁止用容器將水源水運至異地灌裝。

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要求

飲用天然泉水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要求應符合GB 19304的規定。

試驗方法

6.1 感官要求

  按GB/T 8538 規定的方法檢驗。

6.2 理化指標

6.2.1  鋰、鍶、鋅、碘化物、偏矽酸、硒、溶解性總固體、pH、銅、鎘、鉛、總砷、耗氧量、揮發性酚、亞硝酸鹽

GB/T 8538 規定的方法檢驗。

6.2.2  電導率

    GB 17323-1998附錄A規定的方法檢驗。

6.2.3       餘氯、三氯甲烷、總α放射性、總β放射性

GB/T 5750 規定的方法檢驗。

6.3       微生物指標

GB/T 4789.21 規定的方法檢驗。

6.4  淨含量

JJF 1070 規定的方法檢驗。

檢驗規則

7.1  組批

同一班次、同一台灌裝機灌裝、同一規格的產品為一批。

7.2  抽樣

7.2.1 每批產品隨機抽樣量:瓶裝水18瓶(淨含量3000mL;桶(袋)裝水6桶(淨含量> 3000mL

7.2.2 將其中的6瓶或1桶(袋)用於感官、理化檢驗;4瓶或1桶(袋)用於微生物、淨含量檢驗;其餘的樣品封存1個月備用。

7.3  檢驗

7.3.1  出廠檢驗

7.3.1.1  產品出廠前,須經生產廠的質量檢驗部門按本標準規定逐批進行檢驗,檢驗合格並簽發質量合格證的產品方可出廠。

7.3.1.2  出廠檢驗項目包括感官要求、菌落總數、大腸菌群、標簽、淨含量。

7.3.2  型式檢驗

7.3.2.1  每年至少進行一次。有下列情況之一,亦須進行:

——生產條件發生較大變化時;

    ——停產3個月以上,再恢複生產時;

    ——水源水質有較大波動時;

    ——國家質量監督機構提出要求時。

7.3.2.2  型式檢驗項目為本標準4.24.5規定的全部指標

7.4  判定規則

—— 微生物指標如有一項不符合要求,不得複檢,即判該批產品不合格。

—— 其他指標如有一項以上(含一項)不合格,應重新自同批產品中抽取兩倍量樣品對不合格項目進行複驗,以複驗結果為準。若仍有一項不合格,則判該批產品不合格。

標誌、包裝、運輸、貯存

8.1  標誌

8.1.1  產品標簽上應表明飲用天然泉水水源地的名稱。

8.1.2  產品標簽應按GB 7718的有關規定,標注產品名稱、淨含量、製造者(或經銷者)的名稱和地址、生產日期、保質期和產品標準號。產品名稱與淨含量應排在同一展示麵。

8.1.3  產品標簽上應標明:pH、界限指標(一項或一項以上)的含量範圍。鼓勵企業標明體現自身水質特征的其它指標。

8.2  包裝

8.2.1  包裝材料和容器應符合GB/T 10790 的要求。

8.2.2  包裝容器外部應保持清潔,封蓋嚴密,無滲漏現象,標簽封貼緊密牢固。

8.2.3  儲運圖示標誌應符合GB 191 要求。

8.3  運輸

8.3.1  運輸工具應清潔、衛生。產品不得與有毒、有害、有腐蝕性、易揮發或有異味的物品混裝混運。

8.3.2  搬運時應輕拿輕放,嚴禁扔摔、撞擊、擠壓。

8.3.3  運輸過程中不得曝曬、雨淋、受潮。

8.4  貯存

8.4.1  產品不得與有毒、有害、有腐蝕性、易揮發或有異味的物品同庫貯存。

8.4.2  產品應貯存在陰涼、幹燥、通風的庫房中;嚴禁露天堆放、日曬、雨淋或靠近熱源;包裝箱底部應墊有100 mm以上的墊板。

8.4.3  在零攝氏度以下運輸貯存時,應有防凍措施。

保質期

在符合8.38.4的運輸和貯存條件下,開啟封蓋前,

——淨含量小於等於3000mL的產品,保質期不少於12個月;

——淨含量大於 3000mL時,由多次循環使用容器包裝的產品,保質期不少於1個月;

——允許企業根據自身技術條件,在驗證的基礎上提出優於上述規定的具體保質期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附錄A

(資料性附錄)

飲用天然泉水水源要求

A1  水源地

A1.1  水源地評價

A1.1.1  宜對水源地所在的整個水文地質單元開展以供水為目的的比例尺15000110000水文地質詳查,查明水源地水文地質、環境地質條件、地下水開發利用條件。

A1.1.2  生產井宜按照國家標準GB 50027有關規定進行抽水試驗,並編製抽水試驗綜合成果圖表。

A1.1.3  取水點宜有一個以上水文年的地下水動態(流量、水位、水溫)長期監測資料。觀測頻率:水溫小於25的水源點為每10天一次,雨季加密觀測;水溫大於25的水源點為每月觀測一次。並編製相應動態觀測曲線。

A1.1.4  水源地水資源評價:當以泉作開采水源時,取保證率(P)為95%的泉流量作允許開采量;當以深井作取水水源時,宜在枯季進行抽水試驗。試驗采用穩定流抽水,做3次以上降深試驗,各降次試驗水位、流量連續穩定時間分別為24128小時。根據試驗結果結合含水層特征、地下水動力條件確定井允許開采量。

A1.1.5  水源水宜有一個水文年以上的豐、平、枯水期(采樣間隔約為四個月)的水質檢驗報告(按附錄B填寫)。其主要組分(溶解性總固體、K+Na+Ca2+Mg2+HCO3SO42Cl-)的含量變化範圍不宜超過30(當某一成分含量低於10mg/L時,變化範圍不宜超過50)

A1.1.6  泉水開采時,其水量、水位宜保持穩定,水位(水壓)不得出現持續下降。水溫變化範圍不超過±2

A1.1.7  作飲用天然泉水開發的水源地地下水允許開采量宜大於50m3/d

A1.2  水源地監測

A1.2.1 水源開發後,宜繼續進行水質、水量、水位、水溫的動態監測,觀測頻率不宜低於每季度一次。A1.2.2 每年宜進行一次水源水水質檢測,監控水質變化情況。

A1.2.3 在可能遭受汙染的地區,宜根據汙染源特點對水質進行監測,以防止水源汙染。

A2  水源地評價報告資料

A2.1  勘查單位水文地質勘查資質。

A2.2  水源地的位置、坐標、交通狀況和自然地理條件,附交通位置圖。

A2.3  地下水形成條件。

A2.4  水源地水文地質條件(附綜合水文地質圖和水源地全景照片)。

A2.5  水源地、地下水動態特征(附動態監測數據和圖表)。

A2.6  水質評價,附豐、平、枯水期水質檢驗報告。

A2.7  地下水資源量評價。

A2.8  水源地環境地質條件。

A2.9  水源地衛生防護[附水源保護區圖(比例尺:1:50001:10000]

A3  水源水質及檢驗

A3.1  水源水質符合GB 57494.3.1的要求。

A3.2  水質的檢驗按相關標準執行。

 

 

 

 

附錄B

(資料性附錄)

飲用天然泉水水源水水質檢驗報告(式樣)

 

    泉點名稱                      采樣日期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泉點編號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送樣日期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采樣地點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     檢驗日期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    報告日期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ρ(B)/

(mgL-1)

(mmolL-1)

/(%)

 

ρ(B)/

(mgL-1)

 

ρ(B)/

(mgL-1)

K+

 

 

 

溶解性總固體

 

 

Na+

 

 

 

遊離二氧化碳

 

 

Ca2+

 

 

 

 

 

Mg2+

 

 

 

 

 

NH4+

 

 

 

 

 

Fe2++ Fe3+

 

 

 

碘化物

 

 

合計

 

 

 

偏矽酸

 

 

離子

HCO3-

 

 

 

 

揮發性酚

 

CO32-

 

 

 

 

氰化物

 

Cl-

 

 

 

 

亞硝酸鹽

 

SO42-

 

 

 

 

餘氯

 

F-

 

 

 

Cr6+

 

三氯甲烷

 

NO3-

 

 

 

 

四氯化碳

 

合計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色度

總硬度(CaCO3)        mg/L

菌落總數          cfu/mL

耗氧量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mg/L

渾濁度

總堿度(CaCO3)        mg/L

大腸菌群       MPN/100mL

陰離子合成洗滌劑    mg/L

臭和味

總酸度(CaCO3)        mg/L

致病菌           cfu /mL

礦物油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mg/L

肉眼可見物

電導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μS/cm

黴菌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fu /mL

總α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Bq/L

 

pH

酵母菌           cfu /mL

總β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Bq/L

檢驗

結論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簽發日期: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      

備注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主檢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審核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簽發: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 

點擊下載:山泉水飲用標準